今年外貿增速目標下調至6% 專家稱新常態發展
發布時間:2015-01-08
瀏覽量:1284
我國今年外貿增速預期目標下調至6%,創下2001年以來歷史最低值。專家表示,在外需不振、進口疲軟和外貿結構調整的諸多背景下,外貿發展將步入新常態。
中國日報日前引用商務部部長高虎城表述稱,2015年中國對外貿易增長目標將從7.5%下調至6%。商務部研究院對外貿易研究所所長李健向大智慧通訊社表示,6%的外貿增速目標是在中國經濟新常態下符合實際的一個目標。預計今年大宗商品下滑趨勢難以扭轉,進口低迷態勢可能延續;外需無力、出口可能持續疲弱,經濟由過去依賴外需向更多依賴內需,尤其是國內消費轉變。
數據顯示,2014年前11個月全國外貿同比增長僅為2.2%,全年數據則將于近日公布,預計全年增速僅為3%左右,遠遠低于年初7.5%的設定目標。對外經貿大學國際貿易學院院長趙忠秀向大智慧通訊社介紹,官方設定今年外貿預期增速6%,是從進出口兩個方面現狀作出較為務實的判斷。
趙忠秀表示,在進口方面,原油、鐵礦石等大宗商品價格仍在下跌。不過,我國進口的自由度比較大,出于保持國際收支平衡需要,今年不排除出臺刺激進口的措施。“不管是戰略儲備的增加或者是高科技產品引進的增加,我們在進口有較強主動性,其回升不會太難。”
至于出口方面,趙忠秀強調,去年人民幣匯率相對美元貶值0.36%,今年人民幣雙向波動將更為常態化,相對強勢的美元為我國今年出口帶來利好。相比去年,預計今年進出口整體可能穩中回升,貿易順差適度減少。
李健認為,未來進出口結構調整將影響今年外貿數據的波動。一方面,鼓勵發展戰略新興產業、低能耗產業以及高科技產業等限制了對大宗商品的進口需求,而出口價值鏈上的升級則會影響出口增長;另一方面,結構調整也會增加先進技術設備、消費品、中間產品的進口,而在出口上則出現一些新的增長點,比如高新技術產業、服務貿易產業等,這些會增強外貿發展的后勁。
2000年我國外貿進出口增長目標是3%,此后我國加入世貿以來,歷年設定的外貿預期增速均維持在7~15%區間。
最新新聞
-
2025-08-29
外貿量質齊升顯韌性 三大因素形成支撐
-
2025-08-29
“同心‘購’力,‘營’在團隊”——記優景公司寧波采購部團建
-
2025-08-28
20萬善舉,情系銀發! 賽爾集團攜手寧波老年大學共繪“銀齡”新圖景
-
2025-08-25
中信保寧波分公司青年員工赴賽爾集團開展學習交流活動
-
2025-08-25
賽爾集團舉辦健康講座,為員工夏日健康保駕護航